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眼睛散光治疗 >> 散光手术治疗 >> 正文 >> 正文

武汉的千万双眼睛,他们守护

来源:眼睛散光治疗 时间:2020-10-31

年2月,全国最优秀的医护人员,都在向着湖北进发,丁淑怡就是其中一位,她是浙江大医院驰援武汉的护士,晚上10点,她正在洗手为进入隔离病房做准备,眼镜鼻托的螺丝忽然掉落了。这个意外让她心急不已。此时的武汉,想找到一个修配眼镜的地方并不容易。

那时的丁淑怡不会想到,这一次意外会让她结识两位同样逆行进入武汉的眼科医生兄弟。

1

丁淑怡是度近视加50度散光。之前很多在一线戴眼镜的医护人员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因为护目镜太重,近视镜容易被压坏。丁淑怡赶快借了个回形针,用缝线暂且固定住,做了一个简易的鼻托撑牢。但她怕这个临时拼凑好的眼镜再出意外。

果真怕什么来什么。给病人抽血时,她准备进针那一瞬间,眼镜歪了。丁淑怡全凭感觉进针,还好多年的技术发挥作用,见血成功。虽然眼镜勉强能用,但感觉非常不适,本来戴上护目镜就影响视力,眼镜再不给力,那就如同瞎子了。当天的工作顺利结束了,可眼镜怎么修?

经询问,医院没有眼科,周边也没有眼镜店。丁淑怡本能地给在杭州家里的老公打电话。说着说着,丁淑怡哭了出来。老公安慰她说:

“别担心,有我呢。现在是凌晨,你赶紧去睡觉,其他事交给我。”

接完丁淑怡的电话后,远在杭州的老公便开始想办法。可武汉的朋友出不了门;送往武汉的快递也很难进去。他突然想到,网上可以送外卖,可以通过那边的外卖送一副眼镜。”

那天后半夜,丁淑怡的老公在网上一家家搜索,并把电话保存下来。第二天早上,褚陈恩打的第一个电话就接通了。丁淑怡的老公说自己老婆是浙江过去支援的护士,眼镜坏了。老板非常热心,虽然自己现在出不了小区,但他给了褚陈恩一个电话,是位眼科医生的,他说这个人可能有办法。

连声道谢中,丁淑怡的老公拨通了这位眼科医生的电话。

2

接电话的正是45岁的陈庆丰。

前一天晚上,陈庆丰忙到凌晨才躺下,说实话,被吵醒他有些不高兴。不过,听电话那边说需要帮助的是支援武汉的护士,他便立刻答应了。

丁淑怡不是第一位因为眼镜问题求助陈庆丰的医护人员。从大年初一到现在,陈庆丰和哥哥陈庆申已经为20多位医护人员修配眼镜,都是从外地来支援武汉的。

而早上10点左右,丁淑怡接到了陈庆丰的电话。那时她才知道,老公远程给自己找到了帮忙的人。

丁淑怡问陈庆丰能不能再配副新的备用,她担心再出问题。陈庆丰满口答应,不过很快,陈庆丰觉得自己答应得太快了,因为他只会验光,配镜磨镜片要靠哥哥陈庆申,而陈庆申也有20多年没磨过镜片了。陈庆丰兄弟俩在医院,但员工此时都不在。

哥哥陈庆申20多年前磨镜片还都是手工的,现在是电脑操作,他基本没上过手。因为他如今早已是公司董事长了,平时主要做管理。

很快,弟弟陈庆丰想出了个办法:让配镜师傅远程视频教学。就这样,48岁的陈庆申有些笨拙地打开电脑仪器,在配镜师傅的指导下开始配镜。师傅平时三五分钟就完成一副眼镜,而哥哥陈庆申那天做了快半个小时。说起这件事,陈庆申有些不好意思:

“年纪大了,学这些有点慢。”

配镜前,陈庆申还和丁淑怡视频通话,根据她的脸型配色、选框,特地配了一副不带鼻托的眼镜,避免再出意外。

中午12点一刻,陈庆申带着配好的眼镜给丁淑怡。一个小时后,那副坏掉的眼镜也被修好,送到酒店。弟弟陈庆丰还留下了几颗螺丝钉和一个小螺丝刀,

“如果再出问题,就不愁了”。

后来,丁淑怡给陈庆丰兄弟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

“很多人都说我们医护人员很辛苦,给了我们很多赞美。但是我觉得武汉这里有很多像他们这样普通的英雄,在默默付出,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收到丁淑怡感谢信的陈庆丰兄弟俩有些不好意思,随即而来的采访邀约更是让他们有些手足无措,最终,他们还是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栏目的采访。

3

事实上,总是说自己只是做了小事的陈庆丰兄弟俩,也是“逆行者”。

在武汉生活多年又是眼科医生的陈庆丰,认识不少当医生的朋友。医院就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附近,相距也就三四百米。去年年底,陈庆丰就听到了关于新冠肺炎的不少信息,他听从一位医生朋友的建议,取消了1月初的迎春年会,并在腊月二十七和哥哥带着家人返回温州。

“我们从来没那么早回家过。当时觉得是逃出来了。”

然而在家待了两天,陈庆丰就坐不住了。每天刷着朋友圈,武汉那边的形式很严峻。陈庆丰觉得,武汉那个时候就像一个内热外冷的开水瓶,突然爆炸了。他看了很多视频,哭了一次又一次。

就在大年三十晚上,陈庆丰和老婆商量,他想重回武汉。

“我觉得我逃出来了,但逃不过自己的内心。如果让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外围看着武汉,我肯定做不到。如果很多年后,孩子问我,在那场灾难中,你做了什么,我说我只是旁观者?我一定要做点什么。”

那天,陈庆丰医院一位医生朋友的电话,电话中,这位医生不住地叹气,说医院里有三层楼的医生都要隔离,现在眼睛完全暴露的。他希望有眼镜资源的陈庆丰兄弟俩能帮忙筹集护目镜。

4

这通求助电话让陈庆丰意识到,武汉医护人员对护目镜的需求非常紧急,且数量巨大。除夕之夜,他和老婆开始向各方打听护目镜的购买渠道,最终打听到台州临海市杜桥镇有很多护目镜制造厂。初一一早,陈庆丰就和哥哥出发前往台州,找到了生产护目镜的厂家进行采购。一开始,库存只有一万左右,很少。结果那个老板知道陈庆丰兄弟俩要开车把这些护目镜回武汉的时候,非常吃惊。他主动成了中间商,联系其他护目镜厂家,有库存的全部集中到他那里,然后全部交给陈庆丰兄弟俩。

就在当天上午,陈庆丰陈庆申兄弟二人出资28万元,加上部分朋友的爱心捐助,采购了3万多副医用护目镜。按照他们最初的设想,他们要立即开车把这批护目镜送往武汉。然而,温州到武汉一千公里的路程,自己开车运回这些护目镜并不容易。兄弟俩辗转联系上邮政快递,带着这些物资,初一下午出发,年初二一早赶到武汉。

“一整天马不停蹄,一共收购付护目镜,总计78件货!已由台州市邮政局派专车免费运送!!!我和老大押车跟进!!无比感恩……”

星夜兼程的途中,陈庆丰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他请有需求的医护人员留言,写下联系方式和需求,以便到达武汉后尽快发放护目镜。这个消息在当时炸开了锅。

5

初二上午,陈庆丰的门诊室门口,排了长长的队伍,还有救护车在等候。3万多副护目镜很快被发完,但依然有很多人在排队。陈庆丰当时就觉得很内疚。需求量比他想象的大得多。

人群渐渐散去后,有三位医生赶来,其中一位是女医生,看起来很疲惫,走路都不太稳,陈庆丰直到现在还记得,这位女医生的眼睛黑黑的,没有神。她一进来,就把医生的工作证给陈庆丰看,说领护目镜。陈庆丰说护目镜已经全发完了,女医生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开始掉眼泪。陈庆丰的心一下子被揪住,

“我知道他们肯定是也崩溃了。我把我哥两人戴着的护目镜取下来,给了她,那是最后的两副。”

回到住处,陈庆丰和哥哥商量:留在这里,继续筹集护目镜和其他急需的医用物资。

从那之后,兄弟俩就开始连轴转:筹款、采购、运送、分发。两人的诊所成了一个临时中转站。在陈庆丰提供的一份公示清单中,从正月初一到正月二十八,两人累计接收委托的善心善款有.00元;累计接收委托爱心接力的物资价值:.00元;兄弟俩个人捐资:.00元。医院,直达医生。除此之外,陈庆丰兄弟俩,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配镜。

6

2月9日这天,陈庆丰发了一条朋友圈:如果有医疗救援队的医护人员,眼镜损坏了,我可以提供免费维修、配镜服务。他留下了自己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fangzhiyuan.com/sgsszl/5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