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下没有难找的医疗器械服务信息!
“医疗器械助手”让一切触手可及!
点击图片
导读:眼科虽小,市场空间却不小,由于眼科器械技术和品牌壁垒较高,国内市场眼科器械耗材以进口产品为主。
一、眼科医疗市场概览
眼科医疗市场包括眼病诊疗、激光近视手术和医学视光三大板块。眼病诊疗主要针对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斜弱视等疾病,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和手术。激光近视手术既包括经典的准分子激光手术,也包括近几年兴起的飞秒激光和全飞秒激光手术。医学视光是相对普通验光而言的;普通验光是指在一般眼镜店的配镜验光,而医学验光是综合各种情况得出的科学的验光处方。
1、眼病诊疗:以白内障等眼病为主,市场空间大、增长快
眼病诊疗市场目前以白内障治疗为主,除此外尚有多种眼科疾病,包括青光眼(全国患者近千万,但目前就医率很低)、小儿斜弱视疾病、眼底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以及视网膜静脉阻塞、青壮年视网膜脱离)及角膜病、眶肿瘤等。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的估计,目前中国眼病诊疗市场规模约亿元左右,但实际上老龄化的加剧使得中国各类眼科疾病患病人数增长迅速,而相应的诊疗率很低,特别是在眼科医生资源严重缺乏的基层。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居民支付能力的提高,各种眼科疾病的诊疗有望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白内障治疗的主要费用为手术费用和人工晶状体的费用。手术方法经历几代发展,目前临床应用的以超声乳化术(医院)和现代囊外摘除术(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为主,近几年飞秒激光技术被用以辅助治疗也日益增多。而植入的人工晶状体按其软硬度可分为硬性人工晶状体和软性人工晶状体两种,并且随着功能、特征的不同,价格相差较大。目前国内市场应用的晶状体大部分为进口,国产化率仅为10%~20%左右。
白内障总治疗费用随手术方法及晶体类别的不同差别较大,目前国内临床应用较多的现代囊外摘除术和超乳术,搭配常规晶状体治疗的总费用分别在0-元、-元左右。年卫生部统计的五千多家医疗机构上报白内障手术例数为万例,年达到万例。由于尚有很多医疗机构未进行数据上报,实际每年开展的手术量要多于此。如单个白内障患者治疗费用按元(参考爱尔眼科均价)计算,则国内白内障市场规模在亿左右。
2、激光近视手术:飞秒快速兴起,逐渐替代LASIK,市场开始爆发
中国4亿近视人群,万可采用激光手术治疗,目前市场渗透率极低。随着青少年学业竞争压力的加重、手机等各类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中国近视眼群体规模日益庞大。据年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调查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远超世界平均22%的近视率水平,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并且每年的增速在8%左右。其中,近视高发群体青少年的平均发病率更是高达50%至60%,目前国内的近视发生率在小学、初中、高中分别是25%、70%和85%。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全国4亿近视人群中,有20%符合激光手术治疗的条件(年龄18-50岁,角膜条件符合),即目标人群数量约万,但目前国内每年开展近视治疗手术仅万例左右,市场渗透率极低。目前近视激光矫正的主要手术方式按先后发展顺序主要有三种:
(1)准分子激光手术:laser-assistedinsitukeratomileusis,即LASIK。LASIK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近视矫正手术。主流的准分子激光矫治近视设备包括Allegretto(鹰视)、VisxstarS3(威视巨星)、LaserSightLSX\0(雷赛)、Esiris(爱丽斯)、Techndas(博士伦)、EC-(尼德克)。目前国内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价格在多元到元不等;
准分子激光手术
(2)普通飞秒激光手术:俗称半飞秒,是由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和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两台激光设备共同完成。飞秒激光手术和准分子手术区别主要在于角膜制瓣过程,即准分子手术是用刀片手动制瓣,而飞秒激光则是用飞秒激光设备通过电脑精确控制来制瓣。现在主要有四个品牌的飞秒激光设备,分别是美国的IntraLase飞秒激光、德国的FEMTEC飞秒激光、瑞士的LDV达芬奇飞秒激光、德国蔡司公司的VisuMax飞秒激光。其中LDV达芬奇飞秒激光装机量在全国率先突破台,占全国飞秒装机量一半以上,完成全国2/3飞秒手术,已累计完成超过万只眼手术。目前国内飞秒手术价格在1.5万元左右;
半飞秒激光手术过程
(3)全飞秒激光手术:全飞秒激光手术是近几年新兴起的技术,其手术全程利用飞秒激光通过提前设定在角膜基质层激光爆破成一个一定屈光度的透镜,然后再通过一个小切口拉出此透镜组织,从而改变角膜的屈光度,达到近视矫正的目的。全飞秒由于创伤很小,几乎可以做到做完手术第二天就可以正常工作,极大的刺激了上班族的解决近视问题需求,随着全飞秒技术的普及该领域即将迎来爆发。目前只有德国蔡司公司的VisuMax能够实施全飞秒激光近视治手术,由于设备价格高昂,在1万-万元上下,目前国内全飞秒激光手术平均价格在2万左右。
飞秒激光手术过程
德国蔡司VisuMax系统
除此外还有晶体植入手术治疗近视(ICL),主要针对度数过高、角膜偏薄,无法行激光手术的近视人群。晶体植入手术是在眼内安放一枚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的寿命通常是终生的,而且手术是可逆的,即不需要时可以取出。
3、医学视光:未来医学验光配镜有望成为市场主流
国内医学验光配镜在整体眼视光市场的占比约6%,增速快于行业平均。年中国眼视光市场保持8%-10%的增长,总规模达到亿左右。但随着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整体利润率水平不断下降,特别是实体门店竞争成本上升明显。年中国实体眼镜店数量继续增长,达6万家左右,总销售额约亿元。医院内的医学视光业务规模达到50亿元左右,市场占比约6%,但增速快于行业平均。而医院开展的近视准分子手术治疗规模则近亿。除此之外,眼镜电商规模继续爆发式增长,年达到亿元左右,主要是在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的眼镜相关产品。
二、眼科行业产业链:上游药品和器械需求巨大,医院整合加快
1、上游:眼科用药和眼科器械耗材
全球眼科产业链上游市场包括眼科器械耗材、眼科药物、视力保健(主要是隐形眼镜及护理液)均被大型跨国企业垄断。以年的销售额排名为例,全球眼科器械市场份额前三名依次为爱尔康(41亿美元)、雅培(12亿美元)和蔡司(8亿美元);眼科药物市场份额前三名则为爱尔康(42亿美元)、艾尔建(33亿美元)和诺华(25亿美元)。另外,在视力保健领域强生、爱尔康等企业销售额居前。
眼科诊疗领域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眼科药物和眼科器械耗材市场空间巨大。从全球市场来看,眼科领域的治疗性药物较为缺乏,原因主要是:1)眼科器械发挥关键作用;2)大部分疾病难以通过药物治愈,药物只能延缓疾病进程;3)眼科药物研发技术难度大,壁垒高;4)眼科药物学术推广成本高。
因此,眼科药物市场虽然巨大,但近十年来上市的创新药数量较少,医院的收入结构中,药品收入占比较小,通常仅为10%-20%。医院的运营不是依靠以药养医的模式,而主要靠医生资源和设备的投入。而医生资源相对紧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但全球老龄化进程加快,各类眼病患者数量不断增长,未来对于治疗性眼科药物和眼科器械的需求日益增强,眼科药物和眼科器械的市场空间巨大。
年全球眼科用药市场规模达亿美元,老龄人口是眼科疾病的高发群体,对相应眼科用药的需求激增。预计年全球眼科用药市场规模达到亿美元,CAGR达4.6%。按地区来看市场份额前三位依次是美国(40%)、欧洲(18%)和日本(14%),但这些市场的增长仅为个位数,而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则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按病种分来看青光眼(35%)、视网膜疾病(22%)及人工泪液(12%,用于干眼症)是主要用药领域。
年全球眼科用药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按地区分)
年全球眼科用药市场规模
(单位:亿美元,按病种分)
(1)眼科领域重磅药物频出
由于各类眼科疾病的高发,临床巨大需求催生了众多重磅的眼科药物,如用于治疗青光眼的Xalatan/Xala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兰州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fangzhiyuan.com/yjsgzl/2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