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知多少
散光是外界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上聚集成一个焦点,呈现一个模糊、发虚的物象,多半是由于我们眼角膜弧度改变造成的。
假设把人的眼球想象成球面,度上每一个方向都有一个度数;如果所有方向上的屈光度都是相同的,眼球屈光系统如同一个光滑的“篮球”,那么就代表眼睛没有散光。但是我们的眼球不是一个“圆球形”,而是一个“椭圆形”,类似于橄榄球型。所以很多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先天性散光。
之所以形成散光,归根结底是因为眼球在不同方向上有着不同的屈光力,导致平行光线经过眼球折射后,无法在视网膜上聚焦于同一个点上。眼睛无法聚焦,看东西就会出现模糊和重影。先天因素
散光,总体来说是先天发育导致的。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的孩子就会出现散光的问题,可医学上目前还无法明确是由什么因素引起。一般而言,孩子先天存在的散光以角膜散光为主。而胚胎发育异常的问题,由于还没有找到明确发生机制,所以目前还没有办法预防。不过可以稍微安心的是,天生形成的散光通常度数都比较稳定,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散光度数加深;在临床上,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散光,度以内的散光都很常见,50度以内的散光都属于正常范围。后天因素
倒睫:“睫毛倒着长”,小孩身上并不少见。由于它会刺激角膜,引起角膜上很多干燥斑,就会导致散光度数稍稍增加。揉眼:不当的睡姿,长时间的眼睑闭合:这些动作只要影响到角膜形态改变,就可能导致散光度数增加。外伤及后天角膜的病变:由于外伤损伤角膜,遗留角膜瘢痕导致散光;例如角膜炎也有可能导致角膜瘢痕,进一步引起不规则散光。诱发因素
角膜炎症手术遗留瘢痕如白内障手术、近视眼屈光手术后,因手术切口过大等问题可能引起散光。
眼部疾病如角膜炎、白内障、圆锥角膜等,愈后可能会引起散光。
长期存在不良用眼习惯导致眼部疲劳如长期使用电子产品,或因视力下降经常眯眼看东西,或户外活动较少,容易压迫角膜,导致眼部疲劳等情况,都可能会引起散光发生。
症状
散光以视力模糊及视力疲劳为主要症状。低度散光一般不受影响,中、高度散光则远、近视力均不好。散光患者常出现眼痛、头痛,尤以前额部明显,有重影、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
典型症状
散光主要临床表现为视物模糊与视疲劳。
视力减退视力减退是散光最常见的症状,其程度由于散光性质和散光度高低以及轴的方位等因素有较大的差异。属于生理范围的散光,通常对远或近视力无明显影响。高度散光与斜轴散光多由于合并经线性弱视,视力减退明显,并难获得好的矫正视力。单纯散光通常视力减退较轻,复合散光尤其是较明显的混合性散光可致视力严重减退。
视力疲劳视力疲劳是散光眼常出现的症状,表现为眼痛、流泪、重影、视力不稳定、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头痛等视疲劳症状。散光眼无论看远与看近均朦胧不清,常借助调节功能缩短与注视物的距离以达到自我矫正,因而常出现调节性视疲劳,常见于远视散光眼。
并发症
散光持续进展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神经衰弱、头痛、头晕等。
散光患者如何保护眼睛?
1.晚上不要关灯玩手机,可把屏幕亮度调暗些;尽量避免侧躺着玩手机或看书,可以适当平躺。
2.看不清要么不看,要么戴上眼镜看,千万不要眯眼看;尽量不要经常用手去揉眼睛,眼睛痒的时候可用洗眼液洗一下。
3.眼睛干涩时,多眨眨眼睛湿润下眼角膜,严重的话用热毛巾敷敷眼;看书姿势要正确,不要在摇晃的车上看书,选择读物时字体要清晰,不可太小。
4.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通常连续操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保持一个适当的姿势,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shfangzhiyuan.com/sgzlqj/5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