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宅在家的小伙伴们都陆续开工了,不少集美又开始嚷嚷自己的黑眼圈加重了,成天顶着一对熊猫眼“招摇过市”,再加之成日戴着口罩令化妆、遮瑕毫无用武之地,于是黑眼圈的问题似乎愈加迫在眉睫。我这里呢,有两个消息,一好一坏,不知道集美们想先听哪一个?
我先说好的吧,好消息是:尽管黑眼圈会给人疲劳、悲伤甚至是终日宿醉未醒的颓唐感,但并不会对我们的生理机能产生什么实质性的严重影响。
坏消息是:尽管黑眼圈在我们女生的脸上是如此普遍,但学术界其实仍然缺乏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对其病因学研究甚少。根据目前的病因研究推测,黑眼圈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可能的病因有真皮黑色素沉积、浅表血管结构的显现、皮肤松弛和沟槽以及水肿等。
根据这样的分析,那么黑眼圈也就分成了色素型黑眼圈、血管型黑眼圈、结构型黑眼圈以及综上所述的混合型黑眼圈。
1
色素型黑眼圈咋办
色素型黑眼圈一般多呈现茶棕色,是由真皮黑色素的过度沉积造成的,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形成的炎性反应后色素沉着、水肿(会导致皮肤厚度增加,使色素的漫反射率增加,从而加重黑眼圈)都可能是诱发因素,除了自身生理因素外,过度的日光暴露、药物摄入、妊娠哺乳、眼部手术或外伤、反复摩擦眼周皮肤也都有可能引起眼周特别是下眼睑沿眶缘弧形部位的颜色加深。
我们还可以简单自测一下:当人为牵拉下睑皮肤时,如果色素沉着区域会随之伸展,但颜色不会显著变淡,那么可以初步认为是色素型黑眼圈。
色素型黑眼圈的治疗目的自然是要以去除色素沉积为主。说到这个目的,那么激光设备就又要华丽登场了。之前我们讲皮秒的时候曾经说过,激光之所以能够广泛用于医疗美容的主要原理是选择性光热作用。这是年美国学者AndersonRR和ParrishJA提出的理论——
根据不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靶组织能选择性吸收而周围组织不吸收的特定波长激光,且脉宽短于或等于靶组织的热弛豫时间,能量密度大于靶组织损伤所需的阈值时,就可以保证有效治疗病变靶组织,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最小。该理论实现了激光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完美统一。
其中Q开关红宝石激光(波长nm)、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波长nm)和Q开关Nd:YAG激光(波长nm)通过光的选择吸收作用可以只损伤黑色素,使得表皮/真皮黑色素沉积减少,波长越深,穿透皮肤的层次也越深。另外以前我们说的相比于调Q激光在技术层次上更迈进一步的皮秒,因其脉宽更短、瞬时能量更强但转化的光热效应更弱,由此带来的皮损也会减弱并能更好地把细胞中的色素颗粒震碎成粉尘状态,从而更好地被吞噬和代谢,使其不显色。
想用激光去色素型黑眼圈有两个注意事项要记得哈:首先一般来讲,我们的下睑皮肤平均只有0.4-0.5mm厚度,所以还是要慎用激光,一旦治疗部位接近眼球,就应使用较大的巩膜金属护眼罩;其次要注意做完项目后的防晒工作,无论是激光还是强脉冲光,(有小姐姐肯定又记不清这两个的区别啦,戳这里回顾:医美系
傻傻分不清的光子嫩肤和激光到底怎么选)不注意防晒工作就会造成反黑问题,所以要在术后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还可以使用含有维c、传明酸等美白成分的医美护肤品进行维护以及巩固。
2
血管型黑眼圈咋办
根据新加坡的一项病因学调查显示亚洲人群中血管型黑眼圈最常见,占41.8%。血管型黑眼圈的颜色主要是血管显露出来的紫红色或者青色,颜色在内眼角下面的眼皮处最为明显,因为这个部位的皮肤本身也最娇嫩和薄弱。有些人,特别是比较瘦弱的小姐姐天生眼周皮肤就比别人更加薄嫩,当眼周皮肤过于菲薄、皮下脂肪缺失时,会导致浅层血管显现;或血管生来格外粗壮,就会比别人更加凸显。(论厚脸皮的好处~)
另外就是眼周血液循环不畅、静脉瘀滞也容易形成血管型黑眼圈,当然有的时候血管型黑眼圈还会在“姨妈”驾到时加重,这是因为月经期凝血功能及血管通透性会发生暂时变化。
这种黑眼圈,当人为牵拉下睑皮肤时,这一区域会随之伸展,不伴有颜色的变淡,却可导致紫红色或青色加深,主要是皮肤牵拉变薄后,深层的过多的血管会变得越发明显。
血管型黑眼圈的治疗要以弱化血管显现为目的,其外用药物可以是局部应用含2%叶绿醌(维生素K1)、0.1%视黄醇、0.1%维生素C和0.1%维生素E的混合配方凝胶改善下睑血流的淤滞。
激光:同样可以应用在血管型黑眼圈的改善上,nm和nm的脉冲染料激光对于细小毛细血管网的破坏可以起到作用。而长脉冲nmNd:YAG激光能够选择性破坏眼周扩张静脉,达到血管的即时消失和血液凝固,不伴有血管的爆破出血,避免紫癜的发生。
眼周热玛吉:热玛吉这种单极射频设备相信只要是在医美圈的小姐姐们都是耳熟能详的,其本质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的电磁波,由于人体本身就相当于一个“电阻”,因此皮肤及皮下组织对电磁波存在阻抗,故组织中的带电粒子在电磁波的作用下会剧烈振荡摩擦而产热,穿透表皮基底色素细胞的屏障,对真皮胶原纤维加热到55℃~65℃,使胶原纤维发生即刻收缩和变性,而变性的胶原则会诱发真皮内的创伤愈合反应,新生更多的相互交结的胶原纤维,继发持续的胶原新生和重塑,从而产生持续的紧肤效应。对于血管型的黑眼圈来讲,这种热刺激还可以提升眼部循环,改善因为循环不畅、长久熬夜而产生的疲惫感,提升眼部肌肤的遮瑕能力,减轻黑眼圈。
填充:对于眼睑皮肤薄和透明所致的黑眼圈,自体脂肪或玻尿酸填充也常被用到。自体脂肪的相容性很高,所以一些手术类项目(特别是面部曲线再造)经常会采用,但成活率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医生的操作手法及操作流程而定;而玻尿酸是最常用的软组织填充剂,也可用于皮肤菲薄形成的黑眼圈治疗,但填充不宜过浅,以免出现皮肤结节或条索样外观。无论是自体脂肪填充还是玻尿酸填充,不应忽视其并发症的存在,特别是栓塞,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有多严重,戳这里别大意:医美系
想打一针就拥有高鼻梁、翘下巴之前,需要了解这些玻尿酸注射过患)
3
结构型黑眼圈咋办
主要是由泪沟或者眼袋造成的阴影。泪沟是沿着下睑眶缘中内侧的一个凹陷的沟槽样结构,眼轮匝肌在内侧通过泪槽韧带附着于眶缘,此韧带向内眦方向越发短小,形成斜向下外方的凹陷,随着年龄的改变,皮下脂肪的丢失以及韧带表面皮肤的逐渐变薄会加重泪沟。
而眼袋指的是下睑位置皮肤、眶隔筋膜、眼轮匝肌等组织出现眶内脂肪疝出,且肌肉筋膜缺乏张力,造成下睑位置出现包块带状的组织。造成眼袋的原因除了先天的,再有就是眶隔脂肪因衰老逐渐凸出——一旦脂肪过多,即使骨骼本身发育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重力、体积原因及皮肤松弛也会容易凸出。
对付这种黑眼圈,自然是要奔着改善结构异常去想办法。最直接、最能看到即时效果的是“一加一减”。
一加指的还是填充,对于泪沟以及凹陷阴影形成的黑眼圈,可以选择自体脂肪或软组织填充剂如透明质酸注射补充眼睑下容量。不过一方面填充不可贪心,一方面对于医生的整体审美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为要注意整个中面部的协调。
一减则指的是消除眼袋,目前消除眼袋普遍采用的是内切或外切两种形式,主要的判断依据就是眼下皮肤松弛的程度。同时,眶隔脂肪释放术很适合脂肪型眼袋以及脂肪伴随皮肤松弛型眼袋、同时还有泪沟的小姐姐,因为多余的眶隔脂肪在“释放”以后会被安排到泪沟部位,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除此之外,剥脱性CO2激光对于眶周皮肤松弛及皱纹有明显的效果,如果不想选择那么“刺激”的,相对温和的点阵激光、强脉冲光IPL也是不错的选择;而对真皮胶原纤维加热从而刺激胶原蛋白重塑的眼周热玛吉也因为能够起到提拉紧致的作用而值得集美们一试。
最后还是想说,因为不少小姐姐们的黑眼圈其实是混合型的,所以需要联合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因此找一位经验丰富的正规医生是重中之重。除此之外,也要做到规律作息,“夜太美,总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的做法实在不值得提倡~就酱,晚安啦。
1、马刚、徐天华等:《黑眼圈的诊疗进展》,《中国激光医学杂志》年12月第25卷第6期;
2、武剑:《眼袋整形中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研究》,《临床医药文献杂志》年第5卷第45期;
3、李东霓、蔡冰等:《红宝石Q点阵激光治疗黑眼圈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激光医学杂志》年4月第27卷第2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shfangzhiyuan.com/sgzlqj/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