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镜集采,把近视防治的话题一下就炒热了。
6月初的“全国爱眼日”前夕,国家卫健委披露了一个数据: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比年增加了0.9个百分点。
这个数据与预期相距甚远。按照国务院年提出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
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团长、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主任、温医院集团总院长瞿佳表示:“年近视率还低一些,52.6%,但只比年下降了1%。当时有地方领导诉苦:原本计划三年近视率要下降1.5-3个点,现在只下降1个点,怎么交代?”
近视率不降反升,给“健康中国规划”的全面落实带来很大挑战。在全国爱眼日的活动上,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表示:“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引起方方面面重视,现在急需总结推广有效的经验方法。”
找到能够有效防治近视的技术,是达成“健康中国”目标的关键。
给眼睛照照太阳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许迅称:在现阶段,近视仍旧不能根治。一旦发生,往往就会“一条路走到黑”。
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具体来看,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到初中生就变成惊人的71.6%,高中生则达到81%。这给近视防控的提示是:关口前移,抓早抓小。
其实,世卫组织曾推荐过一个最方便廉价的防治近视的办法: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
对此,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教授何明光介绍:户外运动能作用到眼睛上,主要靠的就是光照。年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研究证实,光照时间和近视发生存在着不小的因果关系。何明光在中国台湾所做的研究也证实:光照指数越高,近视控制效果越好。
明明有现成的方法,为何国内近视发病率依然这么高?问题出在依从性上,许迅表示:“青少年实际的户外时间,往往只有从家到学校的路上。”
尽管“双减”在全国雷厉风行地开展,但现实中,依然有各种因素制约孩子们每天的户外活动。为此,中国的科学家想到了一些替代的方法,低强度红光照射法应运而生。
图源: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何明光介绍,红光的作用机制不是热效应,而是光调节。将太阳光谱中对近视干预最好的红光波段提取出来,以低剂量间断照射,短短几分钟,就能顶上户外几小时,持续7天,就能控制近视进展。
年,医院眼科中心团队发起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低强度重复红光疗法对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作用。这项研究是全球首创,针对红光控制技术开展大范围临床研究,研究发现:依从性大于75%时,近视控制率接近90%。而且,近视度数越高,控制效果越好。
年12月,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国眼科协会的官方期刊《Ophthalmology》上,引发全球眼科学界的空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fangzhiyuan.com/sgzlsl/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