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桂英(化名)才47岁,两鬓的头发已经花白。
沈桂英的丈夫在大同打工,老家也没有个依靠的人,前前后后都是她一个人在跑。
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因为大女儿的眼睛,沈桂英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沈桂英怎么也想不通,近视的孩子那么多,偏偏圆锥角膜会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8月23日,沈桂英带21岁的大女儿梁星(化名)医院配眼镜,验光师检查后发现找不见梁星的瞳孔,后来科室所有的眼科医生都来会诊,确定是双眼圆锥角膜。
“左眼的圆锥角膜发展太快,已经到晚期,赶紧去北京。”医生给出了建议。
沈桂英半天没缓过神,她没听说过圆锥角膜,听医生的话又好像很严重。但是去北京找谁?她从没出过临汾,更别说是去北京了,医院诊断错了,那不是白跑一趟?
沈桂英抱着一丝侥幸,和梁星医院检查。医生再次确诊是圆锥角膜,并且告诉她可以医院副院长陈鹏。
这算是一锤定音,太原总比北京近,来不及多想,回家收拾完东西,8月24日沈桂英就带着梁星医院。陈鹏副院长接诊后告诉沈桂英:一是梁星的右眼需要做角膜交联手术。根据她的家庭情况,可医院申请全额公益救助;二是左眼需要角膜移植。医院现在有眼角膜可供移植,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角膜移植,这个词沈桂英在电视剧里听说过。要从捐献眼角膜的志愿者身上取下,然后移植到需要眼角膜的患者身上。不过,这角膜从哪里来?沈桂英一筹莫展。
陈鹏对沈桂英说:“医院,医院。我来帮您想想办法,医院的同事联系一下,看看有没有角膜。”
医院的医生打电话询问。沈桂英一刻也不敢离开,和女儿一起守在诊室门口等待消息。
由于一时得不到确切答复,陈鹏便告诉沈桂英母女说:“我一会还要上手术。要不你们先回去吧,一有消息我就联系您。”
可是,心焦如焚的沈桂英哪里敢走,母女俩一直在诊室门口等到天黑陈鹏下了手术才离开。
幸运的是,当天晚上,陈鹏就收到了北京爱尔的回复:有角膜,速来!
8月26日,沈桂英和梁星赶赴北京。在沈桂英母女启程之前,陈鹏已经提前联系北京爱尔做好了入院安排。梁星到达北京后当天就住进了病房。梁星的隔壁床恰好是一位刚做完角膜移植的病友。当听说他是等了一年才做的角膜移植,沈桂英心里暗自庆幸:多亏了陈鹏院长,女儿才能这么快得到眼角膜。
梁星左眼的角膜移植手术很顺利。9月9日复查完后,母女二人就准备动身返回太原。
为了省钱,沈桂英母女舍不得坐高铁,而是买了凌晨1点的慢车票。母女俩合计,这趟慢车需要坐7个小时,虽然黑更半夜坐7个小时火车人很受累,但到太原刚好8点多,就可以直接医院了。
医院后,陈鹏马上为梁星开辟了圆锥角膜绿色救助通道,并为她申请好了YouthFly青少年圆锥角膜全额免费救助公益基金。
医院屈光专科韩鹏飞医生随即为梁星实施了右眼的角膜交联术。
梁星右眼的手术也很顺利,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沈桂英终于放下心来,泪水夺眶而出:“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山西爱尔眼科、感谢陈鹏院长!孩子小时候老说看不清看不清,老师也反映孩子上课不认真看黑板,总是交头接耳看邻桌的笔记,我们都不知道是这个问题,只是给孩子在八九岁的时侯配了一副眼镜,要是早早发现也不至于发展到晚期。好在我们这么幸运地遇医院,遇到了陈鹏院长,利用爱尔全国连医院的资源来帮助我们。我们一家人都非常非常感谢!这下孩子也可以放心地去考研了!”
圆锥角膜
对于梁星所患的圆锥角膜病,陈鹏介绍,圆锥角膜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进行性的角膜扩张,发病率为1/,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的不规则散光和高度近视,视力严重下降。圆锥角膜一般在临床上分为四期,当发展到第三期、第四期时会突然发生急性角膜水肿、混浊,使得视力在短期内进一步下降,需要通过角膜移植进行治疗。该病通常发病于15—20岁的年轻人,但在9—40岁之间均可发病,一般认为发病年龄越小,病程进展越快。
陈鹏说:“圆锥角膜这个疾病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案,但是角膜交联手术是一个在患者处于圆锥角膜进展期时能够较好控制和延缓病情进展的治疗措施,是国际上公认的控制圆锥角膜继续进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梁星接受的YouthFly青少年圆锥角膜公益基金成立于年,由时年16岁的福州三中学生陈弋飞发起,微笑论坛主席周行涛教授协助成立。由于圆锥角膜多发青少年,因此取名“YouthFly”,意在帮助25周岁以下的贫困圆锥角膜患者。医院、医院是首批参与免费救治的单位。医院也是YouthFly青少年圆锥角膜公益基金在山西医院。
陈鹏说,山西符合条件的圆锥角膜贫困患者,医院享受YouthFly青少年圆锥角膜公益基金全额救助。作医院,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公益项目,让山西更多的患者受益。
看一位病人,交一个朋友
做一台手术,出一个精品
新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shfangzhiyuan.com/sgzlsl/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