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梅颖,副主任医师,天明视光眼科诊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国际角膜塑形学会资深会员(FIAO)、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资深(SIAOA)会员、美国视觉训练和发展学会(COVD)会员。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后就职于昆明医院眼科,视光学、眼科学硕士,视光学临床专家年起至今就职天明视光。
高度散光验配成人渐变镜应谨慎今天在诊所看到一个前来验配渐变多焦点眼镜的患者在反复试戴,了解到这位老大爷是在外眼镜店验光的,到我们天明视光来配镜,验光师不放心,重新给患者做了检查,在试戴中。我看了验光师给的配镜处方,发现这个案例比较有代表性,给大家分享。
一、临床案例:男,60岁,日常无太多精细用眼需求,所以未戴过任何形式的眼镜。近年来,在朋友推荐下想验配“可以看远又看近”的渐变多焦点镜。患者在外眼镜店做了验光,并携配镜处方来我们诊所配镜。双眼外眼、前后段检查无特殊。眼压OU15mmhg。基础视光检查信息如下。
表1基础视光检查信息
二、案例分析:本案中的患者有如下特点:1.年龄大,60岁。2.从未戴过镜。3.双眼逆规散光,且散光量大。4.听朋友介绍说,渐变镜“看远又看近很方便”,期望值高。框架眼镜,由于有镜眼距离的存在,是有放大率效应的。不戴镜,或戴平光镜(屈光度为0)时,没有镜片的放大效应,视物不会变形,不会放大或缩小。(图1不戴镜或戴平光镜时看到的物像)
图1不戴镜或戴平光镜时看到的物像戴正镜时,镜片有放大效应,视物放大(屈光度越正,放大效应越明显);戴负镜时,镜片有缩小效应,视物缩小(屈光度越负,缩小效应越明显)。
(图2戴正镜、负镜时看到的物像)
散光,通俗的讲,就是不同方向上的屈光度不同,镜片在不同方向上的放大率不同。戴顺规散光框架镜看到的人会变“矮胖”;戴逆规散光框架镜看到的人会变“瘦高”。
(图3戴顺规和逆规散光镜片时看到的物像)
图3戴顺规和逆规散光镜片时看到的物像
斜轴散光:主子午线不在水平方向,造成视物扭曲变形。斜轴散光量越大,变形越严重。(图4戴斜轴散光镜片时看到的物像)
图4戴斜轴散光镜片时看到的物像
所以散光大,意味着戴框架眼镜时变形越明显,像差也越大,患者戴镜时越不舒服。当双眼还有屈光参差时,还会造成双眼看到的物像形态不同;当双眼散光斜轴,而且轴向“相反”时,看到的物像“一边向左偏,一边向右偏”。这时,大脑获得的双眼的视觉影像信息差异很大,难以融像。临床表现为戴镜不适,头晕。我们回来再分析下本案的患者:右眼的全矫验光光度为例说明:OS:+0.50DS/-3.50DC*90--0.8把该处方画为光学十字表达。可见水平方向-3D,视物缩小,垂直方向+0.50D,视物轻度放大,看人成“瘦高”型。
(图5本案戴框架镜左眼看到的物像)
图5本案戴框架镜左眼看到的物像
而这样的视物“瘦高”型眼镜如果做成+2.00ADD的渐变镜,则还会大幅度增加像差,配戴者更加不适,何况还是一个年龄大的,从未戴过任何眼镜的高期望值的患者。所以,我认为该患者目前是不适合配渐变镜的,可先尝试减少散光量,牺牲远距矫正视力的方法让患者先适应框架眼镜的视物变形。以后再考虑渐变镜。我和患者充分沟通后,表示理解,验配了单光框架镜。三、案例小结:1.框架眼镜由于镜眼距离存在,放大率比接触镜大很多。镜眼距离越大,屈光度越大,屈光参差越大、散光越大时,视物变形越明显,患者对这样的框架镜适应越困难。2.接触镜放大率非常小,几乎可忽略不计,无视物变形效应。如患者能接受,可做接触镜验配。(我做过10余个60岁以上的散光患者的RGP验配,效果都不错,患者适应后,主观感受好,配适满意。)3.年龄大,而从未戴过镜的患者,对大的框架眼镜的像差耐受性很差,适应也慢,如需要戴框架镜的,可以通过减少散光量,减少屈光参差量而牺牲一些矫正视力的方法来减少像差,减少双眼不等像,来提高其适应性。4.老年人逆规散光、斜轴散光常见,验配时更要考虑框架镜的适应问题。渐变镜会加大像差,适应更困难。5.注意,有时在现场试戴时,老年患者觉得无不适。但一旦配镜则容易出现不适应而投诉的情况。——现场感觉和实际配镜,尤其渐变镜,是有差异的。视光师应该谨慎,重点在医患沟通。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fangzhiyuan.com/sgywzl/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