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眼睛散光治疗 >> 散光药物治疗 >> 正文 >> 正文

隐形眼镜,散光不容忽视视光眼镜专业验配

来源:眼睛散光治疗 时间:2018-7-12
散光隐形眼镜

散光招谁惹谁了?

1.球镜代偿

把散光度数折算加到近视度数中再换算。

通常情况下,散光光度≥0.75DC时,患者配戴软性隐形眼镜即需要定制散光隐形眼镜,当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定制镜片时,就需要根据D0=DS+1/2DC公式进行等效球镜换算,并遵循以下原则来选择单光隐形眼镜:

①散光≤0.75D,球镜度:柱镜度≥3:1

②散光≥1.00D,球镜度:柱镜度≥4:1

③散光度1.75D,则无望使用单光球镜来代替

而无论是遵循怎样的原则,选择单球镜来代替散光隐形眼镜都是在选择让眼睛去耐受不稳定的视力及因残余散光引起的视疲劳。

例如:-5.00/-1.50X°,这样的光度我们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指患者的这只眼睛有两个近视度数,-5.00D和-6.50D。-5.00D是每个部位都有的光度,而在与°垂直的位置上不仅有-5.00D,还有一个-1.50D的近视度数,也就是说在这个部位有-6.50D的近视度数。如果选择等效球镜,即为-5.75D。

这就说明原本只需要-5.00D的部分被过矫了-0.75D,而需要-6.50D的部分却欠矫了-0.75D。不论是欠矫还是过矫,眼睛都需要不断地调节,力争使眼睛能够看的更清楚.

因此在这样长时间的调节过程中,势必造成严重的视疲劳,从而引发眼部的各种并发症如:屈光度的增加、矫正视力不理想、视物阅读不持久、偏头痛颈椎痛、慢性结膜炎等。

2.利用泪液透镜

验配普通隐形眼镜,利用泪液透镜矫正低度散光。

隐形眼镜的后表面与角膜的前表面之间的泪液构成的液态透镜称为泪液透镜;泪液的折射率为1.,大于空气的折射率1.00,所以也能够产生一定的屈光度,并且与患者的角膜散光光度接近、方向相反,可以相互抵消。

这里要特别提示一下:用泪液透镜的方法,要求软性隐形眼镜有较高的弹性模量(也就是俗话说的“较硬、较厚”),并且仅限于矫正角膜散光;对于眼内散光无能为力,甚至还会发生一种特殊情况:

我在门店曾经遇到过一位验配隐形眼镜的顾客,验光显示她没有散光,是单纯近视。验配与处方对应的隐形眼镜后,却主诉视物模糊;我们排除了所有配适问题并且发现患者戴镜后表现出散光症状。

这时,我们重新测了顾客的角膜曲率,发现她有角膜散光。因此,我们判断她同时有眼内散光,并且眼内散光与角膜散光度数相等、轴向相反。所以,她的总散光为0。

由于我们向她推荐的隐形眼镜产品刚好可以矫正她的角膜散光,结果,她的眼内散光显露出来了。

最后,我们替她更换了更为柔软的隐形眼镜(弹性模量低),问题就解决了。

3.定制散光隐形眼镜

软性散光角膜接触镜是采取独特方式设计的散光专用隐形眼镜,适合度以内的散光矫正。

若角膜性散光大于1.75D或者说不符合上述第1种情况的患者,以及散光性质为眼内散光的顾客,如果验配普通隐形眼镜,会有残余散光未矫正;这时建议验配散光隐形眼镜。

但由于单价较普通隐形眼镜高、验配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定制交付周期长等原因,一些顾客不愿意接受定制散光隐形眼镜;基于同样的原因,许多眼镜店也不会主动向散光的顾客推荐。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条留言。

近几年,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

来自温州医院的门诊数据,散光隐形眼镜占其软性隐形眼镜总销量的14%。这说明,的确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是需要并且可以接受散光隐形眼镜的,同时也说明了散光隐形眼镜的验配与该企业或机构的专业水平直接关联。

4.硬性散光角膜接触镜(RGP)

如果患者的散光超过度或者为不规则散光、圆锥角膜等,则需要验配硬性散光角膜接触镜(RGP)。

5.隐形眼镜与框架眼镜配合使用

如果患者散光高而又不适应使用RGP,可以选择普通隐形眼镜+单散光框架眼镜配合使用。

不过,许多人之所以选择配戴隐形眼镜,就是为了图方便,可以摆脱框架眼镜的束缚,因此这个方案往往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况。

很多有散光的朋友,在验配隐形眼镜的时候其实存在一些误区:有的认为,散光不用管,只需把近视矫正了就行;也有的认为,用等效球镜也可以矫正散光了。但看完以上5种情况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当3.00Dc≥散光≥0.75Dc的顾客验配隐形眼镜时,建议选择“软性散光角膜接触镜”,也就是上述的方案3,既可以享受隐形眼镜的方便和舒适,又可以良好的矫正视力。

1.散光隐形眼镜的设计原理

定制的散光隐形眼镜最重要的设计就是镜片的稳定性,因为只有保持散光轴向稳定才能起到矫正散光的作用。

一般来说,定制的散光隐形眼镜镜片稳定原理有以下这些:

A.棱镜垂重法

在镜片上设计1Δ~1.5Δ的棱镜,由于重力的关系,棱镜厚边总是移向朝下的方向而保持镜片的稳定。另外镜片棱镜基底使厚度增加,且较厚的镜片区域氧传导性减少,使舒适度降低。

B.双边削薄法

将镜片的上下周边区削薄处理,薄区与眼睑(特别是上睑)相互作用(眼睑压力),使镜片定位并使轴位处于动态稳定。(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C.截边法

将镜片下方截去一部分,宽约0.5~1.5mm,使缺边的部分固定于下睑缘达到防止转动的目的。(一般与三棱镜定位法同时使用)

D.周边稳定法

与三棱镜方法类似,但光学区无棱镜,棱镜位于镜片边缘,该方法减少镜片中心厚度,改善镜片光学质量。

E.ASD稳定设计

之前的设计都是下方或上下方定位,ASD则是四个角度定位,定位迅速,每次眨眼都可以帮助镜片归位。









































白癜风影响力人物
白癜风的外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fangzhiyuan.com/sgywzl/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