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眼睛散光治疗 >> 散光药物治疗 >> 正文 >> 正文

明目蒺藜丸治疗干眼症临床观察

来源:眼睛散光治疗 时间:2018-3-25

快,点击上方蓝字,我们,一起涨姿势~

明目蒺藜丸治疗干眼症临床观察

梁晓阳

(河医院)

《亚太传统医药》年2月

摘要

目的:观察明目蒺藜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人工泪液和明目蒺藜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SchirmerI试验值)、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以及综合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显著延长,SchirmerI试验值显著增加,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目蒺藜丸能增加泪膜稳定性,促进泪液分泌,减轻角结膜损伤,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干眼症;明目蒺藜丸;人工泪液;临床研究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量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降低,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的一类疾病,其常见症状包括眼干涩、发痒、异物感、灼热痛感、怕风、畏光等。随着空气污染加剧、电子产品普及以及眼药水的滥用,我国干眼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约为21%~30%,高于欧美国家[1]。虽然干眼症只涉及眼睛局部,但中医认为其是机体出现异常所致。中医历史悠久,治病强调辨证施治、标本兼治,在干眼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笔者联合应用卡波姆滴眼液和明目蒺藜丸治疗干眼症,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年4月年3月期间我院门诊接受收治的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24例,平均年龄(44.88±11.76)岁,平均病程(12.30±7.49)月;观察组中男35例,女22例,平均年龄(45.12±11.67)岁,平均病程(12.35±7.26)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不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诊断标准

①有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以及泪膜破裂时间≤5s或SchirmerI试验≤5mm/5min,即可确诊;②有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5s泪膜破裂时间≤10s或5mm/5minSchirmerI试验≤10mm/5min以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结果呈阳性,即可确诊[1]。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卡波姆滴眼液治疗,1滴/次,滴入眼睑内,4次/天。观察组患者除使用卡波姆滴眼液外,加服明目蒺藜丸,9g/次,2次/天。治疗周期均为4周。

1.4观察指标

①泪膜破裂时间:下睑结膜滴入10μL荧光素钠,嘱患者眨眼3次,自最后1次瞬目后自然平视睁眼至角膜出现第1个黑斑的时间计算,正常泪膜破裂时间10s;②泪液分泌量(SchirmerI试验值):将试纸置入被测眼下结膜囊的中外1/3交界处,嘱患者向下看,用棉棒刺激鼻黏膜,5min后取出滤纸,测量湿长,正常SchirmerI试验值10mm/5min;③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使用荧光素试纸条,在钴蓝滤光片下观察。评分采用12分法:将角膜分为4个象限,每个象限为0~3分,无染色为0分,1~30个点状着色为1分,点状着色30个但未融合为2分;点状着色融合、出现丝状物及溃疡等为3分[1]。

1.5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眼部不适症状完全消失,泪膜破裂时间10s,SchirmerI试验值10mm/5min,且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评分=0;有效:眼部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有轻度不适,泪膜破裂时间延长,schirmerI试验值增加,且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降低;无效:眼部症状无明显改善,泪膜破裂时间未延长,schirmerI试验值未增加,或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无变化[2]。总有效=显效+有效。

1.6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z±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进行Y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I试验值和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显著延长,SchirmerI试验值显著增加,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3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4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9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P=0.)。见表3。

3讨论

干眼症在初期仅表现为眼干涩、发痒、异物感、疲劳等症状,经休息后可得到缓解,往往被患者忽视。但长期处于干眼状态会造成眼球不可逆损伤,诱发结膜干燥斑、结膜炎等眼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随着对干眼症研究的深入,干眼症的治疗从单纯的缓解症状转变为针对不同病因的个体化治疗,由治标转向为标本兼治。人工泪液是目前治疗干眼症的最主要方法。人工泪液虽能增加眼表湿度、润滑度,缓解眼表炎症,营养眼表神经和视神经,增加对比敏感度,辅助改善视力,但局限于调整眼表局部状态,效果有限[3]。

在中医中,干眼症属于“燥证”“白涩症”“神水将枯”范畴。《审视瑶函》中记载:“白涩症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噱,名日白涩,气分伏隐,脾肺湿热。”该病与肺、肝、。肾关系密切,肺失宣降、燥伤肺阴,不能上荣于目是其诱因,肝肾阴虚、肝之津液不足是其病因[4]。《中医眼科学》将干眼症的病因病机总结为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治疗不彻,余热未清,隐伏肺脾之络。或肺阴不足,目失濡润;或饮食不节,致使脾胃蕴积湿热,清气不升,目窍失养;或肝肾亏损,阴血不足,目失濡养[5]。明目蒺藜丸由蒺藜、菊花、荆芥、蔓荆子、木贼、蝉蜕、密蒙花、决明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薄荷、石决明、赤芍、地黄、甘草等23味中药组成。其中蒺藜平肝、明目、止痒;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荆芥、蔓荆子散风热、清头目;木贼、蝉蜕散风除热,退翳;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决明子清肝火,益肾明目;黄连、黄芩、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薄荷发散风热,清头目,止痒;石决明清肝火,明目退翳;赤芍凉血消肿;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共用,清热散风,明目退翳,可用于治疗上焦火盛引起的暴发火眼、云蒙障翳、羞明多眵、眼边赤烂、红肿痛痒、迎风流泪。

炎症及眼表细胞凋亡与干眼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炎症可破坏眼表泪膜稳定性,升高泪液渗透压,而这些改变又可导致眼表损伤,并启动炎症级联反应[6]。干眼症患者眼表上皮细胞和泪腺腺泡细胞凋亡异常增加,局部组织中淋巴细胞凋亡却被抑制,一方面可引起眼部组织损伤,另一方面可加剧炎症状态[7]。组方中的蒺藜、菊花、荆芥、蔓荆子、密蒙花、黄芩、甘草等中药有效成分在不同动物模型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炎和抗凋亡活性。李怀凤等[8]研究结果显示,密蒙花总黄酮可通过抑制角膜和泪腺局部炎症因子蛋白表达缓解去势雄鼠干眼症。姚小磊等[9]发现,菊花总黄酮能明显降低去势雄兔干眼症发生率,抑制泪腺细胞凋亡,维持泪膜稳定性以及泪腺基础分泌量。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schirmerI试验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在使用人工泪液的基础上加服明目蒺藜丸治疗干眼症,标本兼治,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年)[J].中华眼科杂志,,49(1):73-75.

[2]李凤鸣.中华眼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丛晨阳,毕宏生,温莹.干眼症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12(3):-.

[4]杨健修.中西医对干眼病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3(1):88-89.

[5]廖品正,陆绵绵.中医眼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84.

[6]JIYW,BYUNYJ,CHOIW,eta1.NeutralizationofOcularSurfaceTNF-aReducesOcularSurfaceandLacrimalGlandInflammationInducedbyInVivoDryEye[J].Invest0phVisSci,,54(12):-.

[7]BHAVASARAS,BHAVSARSG,JAINSM.Areviewonrecentadvancesindryeye:pathogenesisandmanagement[J].OmanJOph,,4(2):50-56.

[8]李怀凤,彭清华,姚小磊,等.密蒙花总黄酮对去势雄鼠干眼症模型角膜和泪腺组织中TNF-a,IL-1B表达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9(7):-.

[9]姚小磊,彭清华,陈启雷,等.菊花总黄酮对去势导致雄兔干眼症泪腺细胞Bax、Bcl-2表达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34(7):12-17,64.

碑林学术速递

长按识别我们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得了白癜风该怎样治疗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fangzhiyuan.com/sgywzl/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