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近视越来越低龄化,这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们都非常着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近视?
简单来说,人眼就像一部相机,近视是眼睛看远时图像落在“胶卷”(焦点)前,感觉模糊,凑近后可变清楚。
以下症状,需要警惕近视来了
1.眯着眼睛
视力下降时,光线无法在瞳孔中聚集,当眯眼时,眼睑可以使光线聚集,从而看清晰眼前的物体。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群,眯眼都是近视眼最显著和最主要的表现。
2.常揉眼睛
长期用眼和视力下降后,眼睛常常会不自觉的干痒干涩,这时候揉眼睛能促使眼睛分泌更多的泪液来湿润眼睛以减少干涩疲劳的现象,从而看清物体。
3.凑近物体
由于看不清楚,从而不自觉的拉近眼睛与物体之间的距离,视力下降较为严重的孩子会经常认错人或被东西绊倒。
4.眼珠颤动
长期保持不正当的姿势看物体时,由于眼睛看物体的方向不正确,导致眼珠常常不自觉闪动颤动,即眼珠倾斜,散光的儿童很常见。
5.嫌光太暗
光线对近视儿童的影响较大,光线越弱的地方,孩子看物体越困难,看书很容易疲劳,渐渐会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一些心思比较细和善于表达的孩子会抱怨灯光太暗,家长应该提高警惕。
6.其它症状
近视的儿童还会表现出歪头、高低肩、皱眉、拉扯眼角、斜视等现象。
当发现儿童近视以后,家长应该做好预防和治疗的工作,避免视力异常的进一步恶化。
为什么会近视
近视发生发展的原因非常多,但主要的因素在遗传,病理性近视,生长发育,精细阅读,模糊像等。
1、遗传
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患者,其后代发生近视的几率将更高。近视发生发展的原因还在于适应,在于进化,由于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近距离工作日渐增多,不需要远距离的狩猎等活动,至少是远距离的工作没那么重要了,为了适应近距离工作的增多或者处于优势地位,一代一代的选择下来,就成为目前这这个样。因为如果眼轴不变长(眼轴变长就是近视的变现)的话,看近的时候需要调节,近距离活动多,需要不停的调节,会很累很麻烦,而眼轴变长以后,看近的时候就不需要调节了。中国人普遍有近视基因,只是强度大小而已,至于是否诱发出来和近距离工作多寡有关。
2、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在眼睛这里表现出来的就是巩膜的变薄重构,前后轴向的延长。如果能够将诱发近视进展的其他因素控制住,这个延长将大为缩短,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我们家长和医生而言,及时的发现或者是提前的预测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启动,及时干预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3、精细阅读
如果细致的观察孩子近视发展变化的家长,应该有这样的一个印象,孩子在学龄前,在没有识字的时候眼睛都是远视,或者是有远视储备(新生儿是先天性远视的,这个远视度数的多少就是孩子的远视储备)。一旦开始学习以后远视储备快速消耗,精细阅读是近视进展的最主要的可控危险因素。在二三十年前,那时候家长会告诉我们不要看电视,看电视会导致近视。实际上大样本的研究证明,看电视对近视进展影响不大。原因就是看电视的时候你不需要看得特别清楚,不用特别费劲,只要大概一个像就行了,对视力的影响主要是长时间看电视(因为电视节目精彩啊),长时间用眼。学习就不一样了,如果看不清楚就没有办法弄明白和写下来。另外一个,近距离阅读、学习、写字的时候,是一个持续的、长时间专注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太久的话,眼睛肌肉就会出现痉挛,其结局就是近视离焦,看近的时候就会成像在视网膜上,但看远的时候就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成为模糊像,就形成了近视眼。长时间连续近距离看书、写字、玩电脑、玩手机,眼睛长期处于调节紧张状态。户外运动少,每天不能保证2小时望远时间,眼睛不能得到放松和休息,最后就是以上结果。再加上不正确的读写姿势和握笔姿势,会导致眼睛承受姿势、视线、距离的三重负担,诱发近视,导致近视度数不断加深。
4、模糊像
看一个东西的时候,这个物像必须是在视网膜上才是清楚的,至少是在视网膜前后一个很小的区间内,只要超过这个区间,无论在视网膜之前或者视网膜之后,出现的都是一个模糊像,也就是看不清楚。当看不清楚时,眼睛无法分辨是近还是远,眼睛没有办法自己变短,只有变长,所以出现模糊像的时候,眼睛可能的动作就是变长以适应模糊像,这样近视就形成了。还有一种屈光异常状态,就是散光。因为散光没有办法形成焦点,它只形成前后两条焦线,在中间有一个最小的弥散圆。这个最小的弥散圆就是散光患者形成的最清晰的像了,而这个最清晰的像也是不清晰的,所以散光患者看什么都是模糊的,对于大度数的散光而言,必须要进行矫正,而且是全天候矫正,只要清醒着,就要戴上散光眼镜。经过这个解释,我想散光的这个事情大家应该就能够明白。
总结,遗传我们没有办法解决,但是诱发因素是可以的,及时的发现孩子生长发育的启动也是可以做到的,精细阅读,尽管我们没有办法做到避免,但是我们可以把精细阅读的时长变短,少量多次的完成任务,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把阅读的内容字体变大,对比度变大,让阅读不那么费劲儿,也是可以做到的。模糊像我们也可以解决,我们现在屈光矫正方式方法非常多,有非常完美的解决方案,避免错误的观念,不规范的防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fangzhiyuan.com/sgsszl/6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