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眼睛散光治疗 >> 散光手术治疗 >> 正文 >> 正文

近视全是电子产品惹的祸眼科专家的

来源:眼睛散光治疗 时间:2018-1-5

现在,孩子们就像商量好了一样,小小年纪就戴起了眼镜。这是肿么回事?难道是人类被下了魔咒吗?

小爱至今都不明白,近视是如何找上门的,更不知道我们关于近视的好多知识都是错误的。

直到小爱采访了崔玉涛育学园儿科诊所眼科中心主任谢斌羽医生,学到很多干货,走出了许多误区,才解开了心中不少关于近视的疑惑,今天就分享给关爱孩子视力健康的大家。

谢斌羽(口述)王芳(文字整理)

谢斌羽简介

眼科学硕士,多伦多大学生物科学学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会员。医院国际部主任。擅长近视预防与控制,斜视矫正与弱视训练、尤其擅长麦粒肿/霰粒肿、倒睫、上睑下垂等小儿眼病方面的手术治疗。曾发表多篇SCI及核心期刊文章。

近视的危害不是一副眼镜那么简单,还可能引发眼部疾病

“近视没啥大不了的,不就是戴个眼镜嘛,大不了等孩子长大了,去做个手术就解决了。”

你是否也听过这样的观点?其实近视带来的危害,并不只是戴眼镜这么简单,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比如眼部疾病的发病率会随着度数增加而升高;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青光眼、玻璃体混浊(飞蚊症)、黄斑病变等,都和近视有着密切有关系。而且,近视的度数越高,发生严重眼部疾病的机会就越高。

谢医生建议,宝宝从出生起,就应当进行定期的眼部检查。比如,1周岁内可以分别在出生时、3月龄、6月龄、9月龄、1周岁几个时间点,进行检查,观察宝宝的视觉发育是否正常,排除一些先天性疾病的可能。

宝宝1岁以后应当每半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追踪宝宝的眼部发育,以达到预防保健的作用。在儿童配合的时候也应进行相应的散瞳检查,能够观察全面的眼底状况和准确的屈光状态。

散瞳检查是能看到眼部整体状况的一种检查。就像通过门缝只能看到房间的一部分,而散瞳检查就像打开门,可以看到“眼部”这个房间的整体,是更全面的一种筛查。

导致近视的罪魁祸首不是电子产品,是宅!

一说起导致孩子近视的罪魁,很多人都会特别坚定地说,“就是电子产品惹的祸!”对于这个观点,谢医生想告诉大家的是,电子产品和孩子近视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唯一原因。如果,孩子能更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ipad,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近视也是可以避免的。

“导致孩子近视的不是电子产品,而是宅!”谢医生一语道破“天机”。来看一组触目惊心的对比数据吧——在悉尼,儿童的近视率只有3%,因为他们每周户外活动时间超过13小时,而反观中国儿童近视率,竟然达到了90%,而他们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只有可怜的3小时。

眼部肌肉只有在看5米以外物件时才是放松的。而现在的住宅环境、学校教室,很难达到这一条件,所以孩子的眼部肌肉就较容易处于紧绷状态,很难得到放松,这种情况下,我国儿童的近视率为什么会高,就不言而喻了。

很多家长看到这,觉得挺冤枉——我们家已经基本不让孩子看pad了,虽然不怎么户外活动,但是在家都不干“伤眼睛”的事,怎么孩子的视力还是不好呢?这位亲,有一个坑你是不是忽略了?就是手工和拼插类玩具。

在很多家庭里,孩子通常一玩手工、拼插玩具就是1、2个小时,父母看孩子在“开发智力”甚感欣慰,觉得孩子能自己安安静静玩儿也是件挺值得鼓励的事情,可是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长时间对着手工和拼插玩具也是易引起眼睛疲劳、导致近视的,这同样对视力有害。

那么该如何帮孩子改变“宅”的现状,避免近视呢?

方法一:多到户外接受日晒

皮肤接受阳光照射的同时,体内会产生使人身心愉悦的多巴胺,研究发现,多巴胺对近视防控也有用,所以说,多去户外对防近视也很有好处呢。

当然了,我们说的这种日晒,并不是指烈日的曝晒,而是在树荫下接收地面反射的光等等比较温和的方式。建议晒太阳的同时给孩子带上太阳镜和帽子来保护眼睛(太阳镜建议选择透光率18%-30%比较好),同时要特别注意避免10点-15点辐射强烈的时间段,可以选择在早上7、8点和下午4、5点各晒1个小时。

方法二:让孩子多打网球

很多家长可能对于这个建议有点不解,谢医生解释说,这是因为球一去一回这样距离上的变化,对眼部调节很有好处,而且网球又是需要户外玩的运动,运动的同时又能晒到太阳,简直是一举两得。

避免近视的关键三要素——时间、光线、距离

时间

美国眼科协会有个“20、20、20”法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应该看20英尺(5、6米)远的地方20秒,放松眼部肌肉。

家长看了可能会说:什么,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要看远处,这也太短了吧?孩子刚集中注意力就得让他走神呀?

说实话,对于孩子来说,以20分钟为间隔来做作业已经足够了。而家长给孩子看动画卡通片时也要尽量挑选时长在20分钟以内的。

光线

注意光线强度的适宜,光线太弱或太强都不好。所以,要注意不让孩子去光线不足的地方,外出时如果阳光太强也要给孩子戴好太阳镜,避免被晒到眼睛。另外,夜晚用眼时,台灯和室内照明灯要同时打开,只开台灯不开房灯会使对比度太强,造成眼睛疲劳。给孩子选择护眼灯时,不需只看价格,其实只要没有频闪、蓝光、眩光就可以。

距离

遵从“一拳、一尺、一丈”原则,这个原则从各位家长小时就常听,沿袭到现在,可谓是“经久不变的真理”。如果用数字来说话,那么就是眼睛离书本距离30cm,另外要注意看书时不趴着,歪着或斜坐,说到这一点,谢医生提醒家长,给孩子使用学习桌是有必要的,因为如果是普通桌子,孩子会习惯性低头趴着写作业看书,这样时间长了会使身姿不良,脊柱偏斜等,当然,也会影响视力。

近视是遗传吗?父母近视,孩子一定会近视?

近视的成因就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方面,各占50%左右。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视力问题,以免造成近视的家族性和代代遗传。也同时应当注意孩子的用眼习惯也就是后天的环境因素,减少环境因素对视力的损害。

如果发现孩子有“总是眯眼,斜着头看,阅读、写字的时候容易串行,老是揉眼睛“等症状,说明孩子很可能已经近视了。

孩子近视,先别忙着配眼镜

首先,要确认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如果孩子是假性近视千万别戴眼镜,这是小爱的血泪教训。假性近视是由某一段时间眼睛疲劳、肌肉痉挛引起的一种假性的近视状态,是可以通过适当休息、改变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恢复正常的。

虽然假性近视也能测出来度数,但经过散瞳检查后,会把度数降为零,也就是说实际上没有近视。所以一医院做专业的眼科检查,而不是直接跑去眼镜店配眼镜。

如果确认是真性近视,那就坦然地戴眼镜吧。

不要怕戴上就摘不下来了而不让孩子戴眼镜,那样反而度数会增长的更快。

在此要说一点,谢医生特别强调,配眼镜时应当选择正规的眼镜店和镜片镜架,如蔡司,依视路、尼康等。镜片材质和透光率、镜架的大小、清洁度等等都会决定孩子佩戴的舒适度以及后续的近视控制效果。

误区

视力矫正仪:其实不管用,花大价钱,实际没什么效果。

中医按摩:按磨眼部几十分钟,再测视力,发现下降了好几十度,神奇啊。但是人的眼球,1mm的差别,反映在近视上就是度的差异。按摩中的揉、捏等会使得眼球有短时间的差别,时间长了又会恢复原态。

很多家长想知道,是不是给孩子戴上眼镜就能保证眼睛的度数不长了?其实并不是。眼镜的作用是让视觉清晰的同时控制眼睛度数的增长速度。因为孩子正在发育期,身高在长,眼睛也随时处于变化中。所以建议大家要每半年要给孩子做一次眼部检查,看看眼睛的各种变化情况。

戴框架眼镜,只有通过镜片最中间部分的光线射入眼镜是最清楚的,而透过镜片其他部位射进去的光线则没有那么清楚。

目前最有效控制度数增长的是适合夜间佩戴的隐形眼镜,称角膜塑形镜。夜间睡觉前戴上,白天醒来时就可以摘下。此隐形眼镜不同于平时成人白天所带的隐形眼镜,是硬性的角膜接触镜,跟普通隐形眼镜材质不同,能很好地贴合在整个眼球上。国外已经比较普及,在国内还只在一线城市有售。

插播一句,即使是成人,也比较适合带硬性的隐形眼镜。

因为硬性的角膜接触镜会和角膜之间有泪液作为间隔,每次眨眼的时候镜片会有少许的活动同时泪液进行更新交换,使我们的眼睛代谢物及时排出,从而完全避免了眼睛干涩、酸胀、异物感等其他隐形眼镜常见的问题。

而软性的会完全覆盖在角膜上,没有缝隙,长时间的佩戴不但会造成角膜缺氧,代谢物堆积也会因吸收眼泪而使眼睛变得干燥。

防近视利器,你用过哪些?

人工泪液

孩子眼睛干涩、疲劳时可以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来缓解不适。

对易过敏的孩子,提前滴一滴,或游泳时,游泳前后各滴一滴,都能起到很好的清洁、保护作用。因为是处方药品,医院有售。

学习桌椅

孩子读写姿势不正确,趴着写字读书容易造成脊柱侧弯,身姿不正等,使用学习桌椅来纠正坐姿很有必要。

护眼灯

护眼灯购买时需满足至少以下几点。一,无频闪,二,无蓝光,三,无眩光。使用台灯时屋内房灯也要一起打开。

另外,不管有没有近视,家长都应该坚持每半年带孩子做一次眼部检查,像重视牙齿一样重视眼部成长发育状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好视力还源于好的饮食搭配

保护视力的好食材

多吃鳕鱼、三文鱼等DHA含量较高的深海鱼对神经系统、眼睛有好处。

可以吃一些富含叶黄素的食品,叶黄素相当于眼睛里自带的一个太阳镜,对抗氧化有很好的作用。还有胡萝卜、坚果、动物内脏、海鲜等食材对眼睛也特别好。

尽量让孩子吃新鲜、营养、天然的食品,只有当摄取不足时再补充保健品。

食糖过多也易导致近视

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饮料。食糖过多会影响巩膜(即眼球壁)的胶原形成。当巩膜弹性下降时,就使得眼球更容易由于疲劳用眼而眼轴增长,时间长了,就易近视。碳酸饮料同理。

散光、斜视怎么办?

人群的大多数都有一定的生理性散光,度数比较小就不会影响我们的视觉效果和生活。

散光的产生与生活习惯及遗传因素等并不相关,但需要经过专业的检查来确定是否有散光及散光的大小、轴向、范围等。

散光度数一般不会有快速剧烈变化,我们需要通过专业的屈光检查才能决定是否需要佩戴散光镜片以及选择合适的散光眼镜。

不确定孩子是医院检查,由专业的眼科医生确定是否有斜视以及斜视的种类、严重程度等、是否需要做手术,因为斜视除了外观的影响,也会严重影响我们双眼的视觉功能,从而影响孩子未来职业的选择和生活的很多方面。

附带阅读(一百零二):

修复孩子内心创伤的六句话

来自网络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下面的六句话,可以多讲给孩子听,疗愈孩子的创伤、让亲子之间的爱可以重新顺畅流动;也可以多说给伴侣和自己,疗愈彼此的内在小孩,拥有更加幸福快乐的生活。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伤害。或许现在的我们已经为人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又会有意无意的伤害过自己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会伴随一个人一生,会对一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产生影响。

那么,该如何疗愈孩子内心的创伤?如何疗愈自己童年受到的伤害?

以下六句话,正是针对「内在小孩」的矫正性治疗,通过内在小孩的疗愈语言,修复内在小孩的创伤。

对不起

“对不起“,是多少孩子期盼能从家长口里说出来的话语。

每个孩子都不希望自己被指责,尤其是当家长误解自己的时候。孩子渴望家长的那句“对不起”的背后,无非是想得到家长的理解,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然而,当这句“对不起”被家长隐藏的时候,孩子内在的伤痛,也正随着愤怒、悲伤、委屈等情绪一点点地累积着。

当家长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误解了孩子,应当及时道歉。道歉不仅能及时消除误解,还能树立家长勇于担当、以身作则的形象,这对孩子的影响无疑是正面且积极的。

当遭到父母的误解时,无论是哪种方式的误解,每个孩子渴望的无非都是家长真诚的道歉,填补内心深处的那个缺口。

“对不起”尽管只有三个字,传递的信息却是:你没有那么糟糕,我误解了你,甚至伤害了你,我有不对的地方,我承认我的错误,并向你真诚地道歉。

每个家长曾经也都是个孩子,

回首自己的童年,

是否也被自己的家长误解?

被误解时是否也曾渴望家长跟自己道歉?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创伤的修复,

有时仅仅只需要一句“对不起”。

这不是你的错

孩子内心受伤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来源于外部,也可能源于内在。

当孩子受伤时,常常伴随的是恐惧、悲伤、自责等负面情绪,而且往往容易将矛头指向自身,认为自己很糟糕,家长会严惩自己,不再爱自己。

创伤心理学认为:处理创伤最初最有效的干预方式是稳定化技术,即让创伤者建立正性体验,暂时远离负性体验,让其感觉到安全与支持。因此,当受伤的孩子责难自己的时候,家长应直接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

也许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受伤确实是因为他自身的某些问题,此时告诉他不是他的错,这不是助长于他推卸责任吗?很多家长可能会利用此时进行说教,试图让孩子达到痛定思痛的效果。

殊不知此时的做法,如同火上浇油,雪上加霜。试想,当你处于强烈的负性情绪体验中,此时有人还在你耳边进行指责或说教,你的感受是什么?

“这不是你的错”直接传达的信息是:我没有指责你的意思,我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否定你这个人,我依旧是爱你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孩子说一些鼓励性的言语,效果会更好。

当家长的指责和训斥,

转变成一种包容与理解时,

孩子的伤害很快就被疗愈了。

父母与孩子之间,

孩子和他人之间的感情,

就会自然的流动下去。

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

当家长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时,应该第一时间坚定而决绝地告诉孩子“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

很多来访者在咨询室里痛诉自己的成长经历时,经常会提及家长是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自己的心灵。而家长自己却从未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却没有任何的反应与表示,甚至进行搪塞、否认、狡辩。

比如,一个来访者的孩子说,母亲曾经拆过她的信件,并且因此侮辱她。但母亲却矢口否认,表示没有这回事,孩子当时脸憋的通红,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

对于孩子而言,尽管从辈分上自己未能与家长平起平坐,但是在他们的心里,常常有着一杆天平,自己在这头,家长在那头。

孩子渴望能够与家长平等、真诚地沟通。而当天平常年失衡时,家长看似是赢了、战胜了孩子,但孩子的心,早就对父母关闭了。

如果说“对不起”是一颗救心丸,

那“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

就是一颗定心丸。

在孩子受伤时,

“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的分量重如泰山,

一是修复现实的创伤,

二是给予了孩子希望。

这是一句一言九鼎的话,需要家长自身的反省、担当和魄力。作为灵丹妙药,使用需要谨慎。假如家长总是不停地重复保证,却依旧故伎重演,那么孩子的信任也将随着家长的失信而下降。

我爱你

“我爱你”——这是一句多少孩子梦寐以求能从家长口里说出来的话,这是一句多少家长想表达却深埋心底的话语。

当孩子受伤时,特别是当孩子觉得自己犯了错、闯了祸、变得糟糕透顶、不可饶恕时,往往沉浸在担心、害怕、恐惧中,觉得家长不会再爱自己了。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意大利的一对夫妻,结婚多年后生了一个男孩。夫妻恩爱,孩子可爱。孩子两岁时,有一天,丈夫出门的时候,看到桌上有一瓶打开盖子的药水,他大声地提醒了妻子记得把药瓶收好,然后匆匆赶去上班。

妻子在厨房忙得团团转,忘了丈夫的叮咛。男孩拿起药瓶,被药水颜色所吸引,一口气喝光了药水。由于药的成分剂量高,医院,但已经回天乏术。

妻子被突然发生的意外吓呆了!她不知道如何面对丈夫,陷入了巨大的恐惧中。当丈夫接到医院时,面对孩子的尸体,尽管他也很伤心,但是他拥抱住妻子,在妻子耳边说了一句话“我爱你”。

这个故事,何其的感人与震撼,丈夫对妻子的爱,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在巨大的伤痛面前,“我爱你”这句话充满着温暖的治愈性,简单,直接,直抵心灵。

当孩子受伤时,一定是他最虚弱时,请用爱为他作最好的治疗。心理学家说卡尔·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我爱你”这简单的三个字,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我理解你此刻的难受与伤痛,我愿意接纳这样的你,无论你做了什么,变成什么样,你永远都是我最亲爱的孩子。

每个孩子,

都值得拥有无条件的爱,

不管他做了什么样的事情,

都是值得被爱的。

纵使有千言万语,

抵不上过一句“我爱你”。

我为你感到骄傲

在心理咨询室里,无数的来访者提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总会因为自己的努力与成绩没能得到家长的肯定而潸然泪下。

有多少孩子,终其一生的努力拼搏,仅仅为了获得家长的一句肯定。

受伤的孩子,内心脆弱之时,更需要家长的及时肯定。假如孩子总是得不到家长的肯定与鼓励,除了一根筋死磕到底地证明自己以外,还可能走向极端,自暴自弃,或破罐子破摔。

面对受伤的孩子,“我为你感到骄傲”这句话所传递的信息是:你的努力和付出,你的成绩和进步,我看到了,你很棒!

在“看到”的基础上“肯定”,是家长需要传递给孩子的态度。但大多数的父母在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就会表现出指责、不耐烦、失望的态度。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态度可能会促进部分孩子发愤图强,但是这往往也传达了一种“你是优秀的我才爱你”的信号,潜台词就是“如果你不够优秀,我就不爱你了”。

对于孩子而言,

在有条件的爱中成长,

时常会感觉到受伤,

质疑家长爱的是否是自己。

“我为你感到骄傲”

是一种价值鼓励,

让孩子觉得他是优秀的、

被爱的、值得被爱的,

将来,他就会成长成一个充满自信,

充满爱能量的人。

想象当年你的父母对自己说“我为你感到骄傲”时你的内心体验,或许你很快就明白了这句话的力量。

我永远不会离开你

当孩子受伤时,常常会有强烈的恐惧与焦虑,担心家长抛弃自己,其状态往往是退行到一个婴儿的状态。

孩子的这种担心被家长抛弃的感受,追根溯源,源自最初与抚养者之间的依恋。一般小孩在6个月的时候,就会与母亲(或最初的抚养者)之间建立起依恋关系,当母亲消失在视线中的时候,孩子会哭闹,此时会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

假如在最初阶段母婴间的依恋关系没有处理好,对孩子而言,内心会留下一种创伤。当日后再次出现创伤性事件时,孩子就会重新体验到被母亲抛弃时的创伤性场景,痛彻心扉。

因此,当孩子内心受到较大的创伤时,此时孩子的心理状态与婴儿无异,作为家长,应让孩子体验到一种被完美的爱照顾着的感觉。“我永远不会离开你”,能把孩子带到与母婴一体化的那个温暖、舒适的场景中,让孩子在正性的体验中,修复根源于童年早期时的创伤。

“我永远不会离开你”,

传递的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陪伴与关怀。

即便在现实层面,

我离开了你,

但是我对你的爱,

将会内化为一种力量,

在你心底,陪伴着你,

温暖着你,滋养着你。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
白癜风哪家医院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fangzhiyuan.com/sgsszl/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