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阅读案例分析第六篇,今天的主题是有关混合散光案例的学习分享,远视眼的矫正是很多眼镜店验光师的短板,也是我的短板;刚好最近在看《临床视光学》这本书,今天的案例跟我在书上学到的知识和书上案例有些类似,我将结合书上知识点和请教导师的收获拿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今天很多内容稍微复杂些,可能从事验光师的朋友们容易理解一些,朋友们要是不懂也没问题,我尽量用语简单明了一些,能了解多一些都是好事。
一、客户基本情况:
(1)客户女,26-28岁区间,两年前有戴镜,单散度数,具体数据客户已忘记。客户这两年都没戴镜,反映看近看远都模糊,我给客户做5米视力表检查,裸眼远视力0.4。
(2)电脑验光仪显示的数据为混合散光,具体看图:
(3)接下来进行综合验光仪检测,最后确定下来的验光处方为:R-2.00*90,L-2.00*90。
(4)试戴镜环节考虑到客户戴过单散眼镜,且散光为逆规散光,所以按照验光处方进行散光足矫,矫正视力1.0,看近看远都清晰,试戴环节一开始有点不适应,几分钟后适应。另外,电脑验光单显示有远视,试戴镜环节加上远视度数和散光度数,客户反映变的更加模糊,那客户远视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这个在下面会做説明。
二、案例説明:
(1)虽然案例上最终给的是单散的配镜处方,但今天的重点是聊混合散光的内容,所以我们一起来复习下远视眼的配镜原则:
(2)接下来给大家看看书上的案例,数据有类似的,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年龄不同(8岁和28岁),轴位不同(顺规散光和逆规散光),有散瞳和没散瞳。我们可以根据书上的案例一起来分析分析:
正因为这名客户和我刚好看到这书上的案例有些类似,所以我又重新来了解,但是如果照搬书上的説法来做,我就有几个不理解的地方:第一:客户是否有远视?第二:客户如果有远视,那试戴镜环节加上远视度数为什么变的更加模糊?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继续翻书,同时也请教了我视光学习中的导师。
(3)先把学到的东西复述一下:
A.根据调节对远视的影响将远视分类为显性远视和隐性远视(又称潜伏性远视)。在日常检查中,能被调节所代偿的那一部分远视,称为隐性远视。临床上常见到患者抱怨“我年轻的时候眼睛好的很,怎么到30多岁时就有远视了”,正是由于患者本身从小是远视,但依靠自身调节的弥补提高了视力,所以并不为人察觉;随着调节力因年龄的增长不断下降,隐性远视慢慢就浮现出来了,而且由于调节代偿能力的逐步下降,远视度数还可能进一步加深。出自《临床视光学》
B.远视眼的处方原则与近视截然不同,远视处方主要是解决患者的症状;换句话説,如果远视患者不表现出任何症状,视力及双眼视状态均正常,则一般不予处方,定期复诊即可。出自《临床视光学》
C.一名好的验光师,要清楚远视与年龄的关系,才能处理好远视眼处方的原则问题。出自《临床视光学》
D.本文的案例客户,28岁这个年龄段,之前没有戴过混合散光的眼镜,现在用混合散光,短时间起不到效果,眼镜需要戴一段时间,晶体放松后才会显现出来变的清楚。--导师
E.客户的远视是隐形远视,这个年龄段是调节代偿能力比较好的阶段,这一部分被代偿了,所以不影响她的视力。根据配镜处方矫正视力1.0的情况,客户的远视确实没有给客户带来视力方面的影响。--导师
F.我们需要了解到远视和不同年龄段的调节能力,现阶段用单散的配镜处方是可以的,等客户年龄达到40多岁后,调节能力下降,远视充分暴露,可以加上远视度数,这时候效果会更好。--导师
G.远视眼一般都主张散瞳后再验光。--导师
了解了这些知识点,会觉得远视眼的知识还有很多,正因有了案例我才能更好的学习,愿与各位验光师共享。
虽然我想尽量编辑的简单些,方便其它朋友也看的懂,可是我做不到啊。待我学习的更多,相信可以把很多专业复杂的内容编辑的更让大家容易理解。
本次案例分析到此结束,各位如果有其它问题可以留言或者找当地的验光师进行验光检测并听取建议。
感谢各位!
视光小师傅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fangzhiyuan.com/sgzlqj/4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