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安县沙坪镇增仚村,有那么一个人,靠着自己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拔穷根”“摘穷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贫穷的困境,他就是毛经盛。
在走了近十里的山路后,我们找到了正在给眼镜蛇喂食的毛经盛。
走进蛇舍,笔者看到,整个蛇棚大约70多平方米,上下分为两层。整个蛇棚都是密封的,连窗户缝也用泡沫塑料封好了。“一来要保证安全,防止蛇逃出来,二来是为了保温。”毛经盛解释说。打开格栏的门板,一条条蛇在隔栏内四处游走。毛经盛说,自己养的是眼镜蛇,剧毒,且成长较快,一条蛇从孵化到出售,养殖周期在一年半至两年,可长到1.5公斤以上,目前市场价一斤蛇的价格是元以上,自己养了多条,如果全部售出,一年可以挣到20多万元。
(毛经盛蛇舍的眼镜蛇)
曾几何时,这种转变,对于毛经盛来说,完全就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人不能一辈子打工,这不是长久之计。”谈起自己养蛇的初衷,毛经盛坚定的说。由于家里兄弟姊妹多,父母也没有文化,家里的经济收入多是靠务农为生,日子一直过的很拮据。父亲又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炎,2-3医院治疗一次,别说干活了,提点重物都没办法,家里连基本的生活开支都成问题。 年,在广东中山制衣厂打工的毛经盛,无意中听到了关于广东番禺蛇市走俏,供不应求的消息。 “当时我就觉得养蛇是条好路子,既然销量不愁,那就省了很多事情了。”毛经盛在外学习了一年后,便决定回乡养蛇。
当地政府和帮扶干部在得知毛经盛想养蛇致富的想法后,通过国家提供的扶贫小额信贷贷款帮助其成功贷款了5万元,年初,毛经盛终于把钱凑齐,盖起了蛇舍。
起初家人在听说毛经盛要养蛇时,都不赞成他的决定。“养蛇太危险了,先不说能不能赚到钱,就是安全问题我也担心啊。”妻子熊爱华说道。不仅家人不支持,村里的村民对于毛经盛养毒蛇也是议论纷纷。为打消村民的顾虑,毛经盛便借钱盖起了围墙,并主动邀请村民们来参观蛇舍,向村民普及蛇的习性和相关知识。“帮扶干部也经常来家里,有的时候会带上村民们一起来参观,几乎每隔一周就会来蛇舍一次。”毛经盛说道。渐渐的,村里的村民慢慢接受了毛经盛养蛇。
在自身发展起来的同时,毛经盛也在积极鼓励村里的贫困户和有发展意向的村民加入养蛇的行列。“现在经常有人问我养蛇的事情,想和我一起干。但我想等我技术成熟了再教别人,不能让乡亲们亏了钱。”毛经盛诚恳的说。
(毛经盛与妻子一起制衣赚外快)
由于蛇的饲养周期需要一年的时间,为贴补期间的开支,毛经盛想到了自己的缝纫手艺,便在二楼置办了五台缝纫机,平时不在蛇舍忙活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在二楼制衣赚些外快,一年也能有2-3万元的收入。“扶贫先扶志”,毛经盛克服自身条件制约,靠自身动力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在脱贫路上迈出了有力的步伐,为村里其他贫困户树立了榜样。临别时,毛经盛告诉笔者,明年打算跟村里协调,多租几间蛇舍,扩大养殖规模,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编辑:李莎作者:叶彦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fangzhiyuan.com/sgsszl/6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