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长在收到幼儿园的体检单,看到上边写着“散光”时,总会特别心焦和疑惑。
平日里听得最多的就是“近视”,对于散光还真是知之甚少。
别急,看完这篇你就全明白了。
散光多是由先天性因素导致
我们用照相机来简单类比眼睛,当光从外界进入眼球,角膜和晶状体会像镜头一样,将光线折射汇聚,最终在视网膜上聚焦。
理论上来讲,我们的角膜应该是一个正圆形的结构,但其实我们自然界很难找到一个完全正圆形的物体,我们眼睛也一样。
有少数一部分人,可能生下来眼球结构长得比较完美,可能没有散光。
但绝大多数人的角膜不可能长成一个非常完美的圆形。
不同方向来的光线经过折射后,并非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在视网膜前形成多个聚焦,这就是散光的原因。
孩子散光主要是由眼睛先天发育导致,另有3个方面也会造成些许影响。
①用眼时机过早:不少低龄儿童都有长时间看电视、玩平板等习惯;
②眼部疾病:倒睫、眼部湿疹、结膜炎、上睑下垂等;
③营养不均衡:挑食的孩子营养素摄入不足可导致眼睛发育异常。
不过一般来说,先天性散光远多于后天性散光。
中高度散光对孩子视力发育影响很大
根据散光的度数,可以分为4级:
轻度:通常是指度以内的散光,这种散光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
中度:是指~度之内的散光,对大部分人来说也没有明显的症状。
重度:通常是指~度的散光。
高度:指度以上的散光。
一般在度以内,对视力影响很小,基本可以保证裸眼视力在1.0,对平时的生活没有影响,是在正常范围内的,无需进行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加,由于眼睑对于角膜的压力,这种散光有增长的趋势,但一般变化不会特别大。
轻度散光不需要治疗,中高度散光就需要注意了,特别是度以上的。
儿童视觉是循序渐进的发育过程,刚出生的新生儿只有光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接受各种视觉的有效刺激,视力才能逐渐达到正常水平。
如果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孩子患有高度散光,整个视网膜、大脑得不到良好的视觉信号刺激,就会出现视力发育障碍。
视力低于正常水平,视力发育比同年龄的孩子慢,久而久之还会演变为弱视。
一旦发展成弱视,孩子即便戴眼镜也不能达到理想的矫正视力,一辈子都生活在模糊的世界中。
如果怀疑孩子散光
一定要及时检查诊断
由于孩子还小,无法准确表述不适感,为了及时发现眼部问题,父母要注意观察。
散光的孩子由于视力下降,无论是看远处还是看近处均感到模糊不清,在日常会有些“异常表现”:
喜欢眯着眼:
看物体时常常会把眼睑半眯成一条缝,或侧着、歪头看,或低垂着脸眼睛往上看。
频繁眨眼:
由于散光看到的影像是模糊的,为了看清楚,会不由自主地眨眼睛。
容易视疲劳:
看书或看电视时间长一点就会说头疼、眼睛累。
如果有这些表现,爸爸妈妈就要提高警惕了,最好带孩子去专业机构做“散瞳验光”,确定散光度数。
“散瞳验光”是应用药物使眼睛的状肌完全麻痹,失去调节作用的情况下进行验光。
这主要是小朋友眼睛的调节力较强,验光时如果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12岁以下的儿童都需要进行“散瞳验光”。
此外,7岁以下的孩子调节力更强,普通的快速散瞳无法让眼睛睫状肌充分放松,需要使用阿托品这种放松效果更强的药物。
有不少家长担心散瞳会对孩子眼睛有伤害,但从国内外临床实践来看,散瞳是没有任何危害的。
散瞳之后会有短暂的视力下降、看东西会模糊、有点怕光,但都是能恢复的。
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散瞳对眼睛是有伤害的,所以,不要因为无谓的担心而耽误了必要的诊疗。
有散光问题
配镜是十分有必要的
儿童散光确诊后,通常需要佩戴专业框架眼镜进行矫正。
不过由于孩子的眼睛还处于发育过程中,是否要配镜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考量:
婴儿至2岁:
散光可能会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出生到12个月,最好在3~5个月后再检查一遍。
复查后如果是超过度的散光,那么需要配镜。
2~6岁儿童:
超过度需要配镜,大多数孩子在3岁后可以配合看视力表。
这时候的验光除了测出散光度数,还可以看看孩子的视力发育程度。
结合散光大小、类型、对视力的影响、双眼屈光是否参差考虑是否配镜。
要提醒的是,散光镜的配戴有3个原则:
①散光眼镜除了洗澡、睡觉以外的时间都要一直戴,才能起到矫正屈光不正的效果。
②不能一直单手摘或戴,容易导致眼镜变形。
③戴上散光镜视物有一个固定方向,透过眼镜中间看视觉效果最好,即使只偏离一毫米,眼镜的度数就不准确了,对视力的矫正就会有影响。
散光孩子的复查周期为3~6个月,如果散光度数有异常变化,要请专科医生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有些孩子可能要考虑佩戴角膜接触镜,甚至要进一步手术等方法控制散光的发展。
定期体检是保护孩子视力的重要防线
散光一般是天生眼部发育异常引起的,近视、远视、弱视往往与散光如影随形,定期为婴幼儿进行视力筛查、及时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很有必要的。
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儿童眼与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中明确要求:
①儿童出生28~30天、3月、6月、12月、2岁、3岁、4岁、5岁、6岁要做相关年龄阶段的眼科检查;
②早产儿则需在出生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进行眼底检查;
③2~3岁的幼儿期,可采用快速屈光筛查法进行屈光眼病筛查;
④4岁儿童应教会查视力,发现异常及时诊治。
当前,屈光不正已经是引起视力异常的第一原因,而且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无论散光、远视还是近视,都会对视力发育造成很大影响。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世界的精彩全靠它来领略。对于视力问题,我们一定要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干预,让孩子拥有一个光明清晰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马文豪,略秀勤.名学龄前儿童弱视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30(33):-.
[2]李丹,肖绪武,沈苓,等.大连市西岗区托幼儿童眼屈光异常与弱视调查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5):-.
[3]刘林平,吴伯乐,傅代秀,等.丽水市部分4~7岁集体儿童散光分布特征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6(1):25-27.
-END-
波比来送福利咯
点击“份亲子绘本”立即免费获取促进宝宝亲子阅读的绘本
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fangzhiyuan.com/etsgzl/4702.html